李青:风从海上来 公正心自在


[日期:2021-03-02 11:27:09]
来源:
作者:


“从军的这段经历,锻炼了我的胆性,也锻炼了我的意志……”1月22日,“倾听”大讲堂上,作为党员先锋代表,李青分享了自己三十年的从军从检历程。因为常年走村串户,接待群众,五十出头的他,皮肤微黑,嗓音沉稳中带着几分沙哑,却也因着这份淳朴,让人平添了几分信任。

李青,是山东省莱西市检察院党组组织员、机关党委副书记,也是当地有名的“第一书记”。

海浪里的峥嵘岁月

1990年冬,19岁的李青背上行囊,来到了东海舰队某训练大队,开始了他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。

事实上,李青参军,家里人并不同意。李父是村里的赤脚医生,家里祖祖辈辈做着采草药调汤剂的“手艺”,不曾想,到了儿子李青时,他竟生出了出去“讨苦头吃”的想法。但家人的苦口婆心并没有劝住李青,相反,看着坑洼破旧的村子和来看热闹的村人们沧桑粗糙的面庞,李青更加坚定了“走出去”的信念。

众所周知,在海上讨生活不易,在海上军事训练更是身体和精神耐力的双重考验。由于所在部队是一线应急作战部队,军事训练、演练自然少不了,踏浪蹈海,流血流汗,连续几天不休息是常态。“我就不信,俺村出不来个人才!”李青的这句话,如同一份信念,一直激励着他前进。入伍后的三年,李青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此后的岁月里,他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、优秀干部、优秀党务工作者,3次荣立三等功。

回忆起九六年的二月,李青仍清晰记得那连续数天的瓢泼大雨,大嶂山经不起暴雨冲刷,山体轰然崩落,像猛兽的獠牙拱翻两座小山包,数万方的巨大泥石流铺天盖地,狂泄直下逾千米,福鼎白琳镇的青楼下村就这样被掩埋在了乱石烂泥中。被掩埋的,还有村子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。接到救援命令后,李青所在的部队迅速出发,开始了一场与天灾抢夺生命的“战役”。

风急、雨大,现场破败狼藉,淤泥过膝,情况复杂,救援设备无法驶入,只能靠手挖、锹掘、杠撬、人推,手被石棱划破,脚被铁钉扎伤,山顶观察哨还不断传来险情警报,指战员们一次次后撤又一次次冲锋向前。

“老祖宗有句话说的好,人定胜天!在老百姓生命、财产受到威胁时,我们,人民解放军,就是能撑起这片天!”李青挺直身子坚定道。历时四昼夜的奋战,最终营救出了32名村民。

部队20年历练,李青从当初那个怀揣“自己定可出人头地”梦想的青涩少年,打磨成为了一名敢于担当、坚毅果敢的优异革命军人。

不褪色的正义信念

离开部队后,李青听从组织安排,转业至莱西市人民检察院。

再回家乡,可谓是荣归故里,家乡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李青面前。“街道变宽了,县里不少高楼立起来了,人们脸上也有了更多笑意。”李青感慨,“大家伙儿有了这样的好日子,更容不得半分罪恶的破坏。”进入检察院后,李青被分到业务口上,从一名检察官助理做起。

“把每起案件的办理都同维护家乡平安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,对每一本卷、每一页、每一环节都谨慎审查。”这是李青办案记录本扉页上摘录的话,用来时刻要求自己,也用来警示自己。

2015年春,手里的一个故意伤害案引起了李青的注意:犯罪嫌疑人孙某某与人发生争执,双方皆受伤,对方已获刑,两个月后,孙某某被移送审查逮捕。提审孙某某时,其反复辩驳是对方家人报复陷害,捏造了假病历,案发当天对方根本没有流血。鉴定书上鉴定结论是轻伤,嫌疑人却说自己并未打出伤来,到底该信哪个呢?李青决定从头梳理一番线索,他先针对孙某某提出的作鉴定依据的病历有异议的问题,调取了案发当日的就诊病历,发现病历有涂改痕迹,存在篡改的可能;为了确定被害人是否受伤,他又联系派出所调取了当日的出警记录,发现出警现场被害人面部有红肿,但无有伤痕迹;为了进一步增强心中确信,李青又联系看守所调取了入所健康检查表,发现也无有伤记录。综合全案证据,无法认定孙某某故意犯罪的事实存在。此外,针对医生作伪证的情况,李青还向侦查机关发出了补充侦查的意见。
“我们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关乎着人的自由,关乎着国家正义是否伸张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”李青认为,质量是案件生命线,只有把严了案件事实、证据、定性、处理和法律文书“五个关口”,案子才能不会出错,自己的良心才不会犯错。工作以来,李青共办理和协助办理案件600余起,办案笔记做了三大本,没有出现过一次错案漏罪问题。

虽然案件上把得严,事实上李青却是个热心肠。吴某某犯案时年仅16岁,刚初中毕业的年纪。父母离异,各自组成了新家,少年很早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但爷爷奶奶也没法完全顾及到他,因为还有叔叔家两个更小的堂弟妹也需人照应。于是,少年便生出了到城里闯荡的念头。进城后,没技术没文凭的少年被人忽悠了几次,便加入了“神手帮”,干起了偷盗的营生。案子简单,被害人也对其表示了谅解,但少年未来的人生该如何走?李青很为这个少年操碎了心。他多次以老大哥的身份,拉着家常了解少年的心思,开导他,帮其树立法治观念,又联系了当地一家汽修厂,将他送去做了学徒,防止他以后再因没手艺吃饭而走上歪路。

“宽恕并不意味法律的软化,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文关怀。”李青很赞同现在的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,他认为,给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这其实是如今法律宽严相济的表现。

再出发仍不忘初心 

回到地方已十年,李青先后经历了业务与综合部门的多种工作。接触的事务越多,知识面进一步拓宽,李青对单位大院内“厚德、明智、至公、至善”八个大字的院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,那就是为民。

是的,不忘初心,检察人初心便是为民。2018年冬,李青开始担任马连庄镇上柳村第一书记。翻山越岭走进莱西西北角的这个小村子时,19岁的记忆仿佛又被重启:除了中心主路的一条水泥路尚算崭新,经历了风霜的老屋,冬日里倚在墙角唠嗑的村人,村大院杂草丛生……这与其他村到了冬天反而更忙(注:当地农业特色系冬季大棚种植)的景象完全不同。

考察完后,李青给自己也给村里立了个建设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的目标。“咱这有全国出名的‘莱西经验’,村党支部运用起来,党员和大伙儿都发力,不愁致不了富。”李青坚信抓好党建才能促发展,党建是确保全村各项工作落实的根基。是以,他先从规范支部建设和改善村庄设施入手,建设村委文化大院,又组织党员干部到邻镇“取经”,让支部干部先动起来,带动全村发展。第二年开春,村里便开始大力推行林果生产和采摘式蔬菜种植大棚,几乎家家都种起了甜瓜和苹果。李青还协调80余万修建村公路,地里的东西能运出去了,老百姓手里也便有了钱。两年时间,上柳村面貌焕然一新,当地电视台还对该独创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,李青也被授予“强基固本村村行”先进成员称号。

“老百姓眼里检察官是官,其实我仍是那个兵,一个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人民子弟兵。”